袁健,校友简介:远见机构创始人,中国远见旅游发展集团董事长。1988年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自然地理专业毕业。个人专著有《地球生理》、《宁波市旅游发展规划与研究》等。获聘浙江大学等大学旅游专业客座教授,出任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校外导师等,同时拥有浙江宁波市政府津贴专家、浙江舟山新区政府顾问等社会职位。
西安城有千年历史、千万人口,千亿旅游收入。城外八水相绕,大秦岭在南蜿蜒壁立,水多山大,显尽“古都名山”之绝代风华。因此从长远谋,西安旅游的产业升级,当由城“头”连动山“躯”,主动“项”连大秦岭,这即是西安旅游的“大秦岭思维”!
白发苍苍的西安旅游
“西安是帝王之都,礼仪之城,环绕着它的城墙则是缩小了的万里长城和放大的农家庭院”,作家高建群的这段话道出了西安的城市气质和文化个性。西安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已有3100多年建城史,历史上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浩瀚的古迹遗存使西安成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1000多年前的盛唐时期,就已经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国际化大都市。
改革开放之初,西安是最早的旅游口岸城市,全球游客都从此门户大量涌入,一度成为国际旅游和政要访华的必游地,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到达中国的第一站就是西安。那时的西安,是中国旅游的一线城市,它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根与土,是了解整个中国文化的“门户网站”,那时的西安,是一个出身贵胄、秦腔嘹亮的老叔,庄严神秘有内涵,让人敬仰而膜拜。
到了21世纪,其他城市竞相开放发展,后来居上,西安旅游则从一线城市跌为二线、三线城市了。1993年著名作家贾平凹的《废都》首次发表,《废都》不仅将一个地道的陕西文人心中所感知的西安变迁折射出来,也将整个西安的“城墙思维”间接的表达了出来。文化的惯性和地处关中的优越感让城市淤积了慵懒执傲的性格,堵塞了创新的内驱力,再加上经济区位的变化和人口迁移等因素,如今西安的精气神已老去,老叔渐已白发满头,壮心消沉。兵马俑、大雁塔、古城墙依然是这个城市的主角,核心吸引物依旧是祖宗的遗产。以大唐芙蓉园为代表的一系列旅游新品的出现,确也呈现了新的业态,构成了西安旅游的拓展,但视角和逻辑基本还是皇城内外,多见沦为房地产的附庸,遑论构成国际吸引。近前,袁家村、马嵬驿等新的休闲业态的出现,在陕西让人眼前一亮,但随后十几个山寨版开始克隆蔓延,西安美食在国际市场的应有的魅力风华依旧无声无息,……这就是西安旅游的“里子”。
摘几个网上的数据来摆摆,2014、2015年西安的国际游客数仅是100万、120万,杭州同期是326万、342万,曼谷同期则是1598万、2147万!2015年西安公布的海内外游客总量1.3亿人次,杭州是1.2亿人次,而同期西安的旅游收入却只有杭州的一半。
总体而言,西安旅游的竞争地位是在下滑的。观光产品单一化严重,文博优势未成产业优势,不应缺失的度假产品已全线缺失,一个大西安没有一家1000间客房以上的度假酒店。这个落伍的原因不怪“先天优势”,“城墙思维”才是根源。
---头身一体构建“腹有诗书”
西安历时1100年建都,经历13朝,足谓“荣都”,西安的靠山大秦岭,西连昆仑,中分长江黄河,亿年巍然,是中国的“中”山、
“宗山”,亦足可谓华夏的“祖山”。所以,西安是关中平原上的“中土明珠”,西安秦岭一体即是大中华的“荣都祖山”,大西安的气质精神与大秦岭的结合融通,犹如头与身躯的相连相通。
秦岭在西安城南形成绿色长廊和生态屏障,她所具有的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资源,是大自然对西安的慷慨馈赠。秦岭的主脊线不仅保持了秦岭南北坡垂直自然带的完整性,还保持了渭河和汉水水系的完整。而现在秦岭山系还用自己伟岸的身躯挡住了西安城区的喧嚣和雾霾,保护了陕南的蓝天秀水,大熊猫、金丝猴,天麻,杜仲,商於古道等……。
从人文方面看,其实“西安内容”多是源于大秦岭的滋养,它们之间有着阴阳互生的关系,没有大秦岭的雄起,就没有西安的文化结庐。盛唐时期,很多诗人在陕南和蓝田一带的乡下隐居,例如王维就隐居辋川专心研究《维摩诘经》。西安往西,秦岭主峰太白山下有佛教圣地法门寺。往东南方向沿着六百里“商於古道”则是商山四皓、商鞅变法等悠远历史的商山丹水。秦岭华山是道教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华阴老腔则被视作中国摇滚乐的起源。终南山、翠华山、楼观台一说是佛宗道源的“祖地”。这些文化气象滋养了整个秦岭和西安,也正因为和大历史大空间的文化积淀融为一体,西安形成了开放的国际都市文化。
目前从行政区而言,大秦岭不属于西安市辖范围,但是从国际旅游发展的视野大势,西安应当主动和大秦岭组合,才可以胸蕴秦岭、气贯昆仑!
今天,面对已经落伍一程的西安旅游,要勇于对标杭州、追赶曼谷,跳跃到秦岭之巅的视野和理念是当务之急。思路决定出路。西安的发展,人们多看见了物质一面,但是忽视了精神源头,因此要感受西安的历史、文化、气场,就需要走入大秦岭,登高大秦岭,住进大秦岭,养心大秦岭。从实到虚,从“头”到“体”,让大秦岭成为西安旅游市场中度假旅居的沃土,以此联动升级西安旅游新业态,减轻中心城市环境污染的负担,拉长游客远郊休闲度假游的时间周期,放大西安枢纽的门户效应。
就国际度假旅居而言,西安要从“旅游过境地”转变为“国际度假目的地”方是上策。西安这个新百年发展的城市,在追逐西方世界的过程中,西咸大部的原乡文化已被工业化、城市化所碾压,现在所形成的空间感受,和别的城市基本雷同。缺席了大秦岭,要再追上国际度假产业的底气已显不足,所以西安的度假旅游务必以联动大秦岭为载体,联动秦岭腹地的地广人稀、天高水蓝、丰阔空间,联动庄园、民宿、山地运动等等,联动其中的农产、药材的原乡优势,腹有诗书气自华,头体联动,游舞自如,“荣都祖山”足可承载西安度假旅游的大发展、大腹地、大生境。
国学大师文怀沙说过,中国的根在唐文化,中国的根在西安,“登泰山而众山小,登秦岭而泰山小”。所以,对世界旅游市场而言,不了解西安,就没办法感知汉唐文明、中原文化,就无法理解中国,无法研究唐人。对国际旅游而言,西安秦岭作为荣都祖山,是了解华夏文明,汉唐盛世,汉文化的第一窗口。这一长远深厚的市场需求,供给侧做对了做妥了,将深远影响、有力匡助到中国旅游的国际竞争力。
---“农旅文创”成就健美体魄
2016年是中国旅游发展“道更”之年,在东方文明力道抬头和中国“习、李”时代同步进行的大背景下,面对已经老化滞后的西安旅游市场,如何利用大秦岭的天然优势,依靠秦岭原乡山地农业,更好地发展旅游?“农旅文创”是一个接地气的战略路线。
在21世纪创意经济和体验经济的时代,创意产业已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新动力,创意产业的土壤是文化,价值的实现是地球村。中国旅游业也正在由观光旅游转向体验式旅游,原来西安的“文物旅游”要文博化、设计化、文创化、时尚化,方不负“文化门户”的千年优势。通过文创唤醒西安的城市气质,复至扩展到大秦岭山村山河,将无限的创意融入到农业、旅游业中,让“头”“身”经络畅通、满血回春,这就是大西安农旅文创的壮阔舞台、健美体魄。
以秦岭山的多元农业为立足点和台阶,孵化农庄集群。设立农业+旅游+文创孵化合作机制,打造项目技术平台、培训平台、运营平台、投融资平台,吸引新型农民、大学生、回乡创业者、国际修行人士进山创业,用5年10年建成百处集“古法农耕、天然食品、创意栖居、田园休闲、康体养生、乡村度假以至禅修灵修”于一体的农旅文创小镇,让大美生活空间满山遍野,这样的农旅文创将意义深远!由之西安的旅游度假产业可实现“灵在西安、身在秦岭,不在西安、盛开西安”。山是公园,农庄毗连,绿道游舞,清水潺潺,如此这样光彩照人、精气神俱足的度假设施连片成势,由西安门户聚来散去,由西安门户聚来散去的世界旅居度假客人,宿于泱泱长安,流连不返。
这样可助力陕西旅游由“政府主导”向“市场自觉”的转型,西安旅游由单一“人文观光”向“度假康养”的扩容升级。如此西安,重返国际一线旅游城市的心愿将心想事成,好梦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