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

李蕾 | 时代的“审美”风向标

undefined


李蕾,陕西电视台《开坛》节目主持人,上海电视台《风言锋语》主持人,中央电视台《1起聊聊》节目主持人,“美的专业主义”公众号创始人……她70年代出生于西安,长于西安,受教于西安,无数次逃离该座城市,又无数次心安理得的回来……她是记者,是编辑,是节目主持人,是作家,更是跟随时代不断革新自我的“审美”风向标。

在第一次见到李蕾老师之前,我们是很紧张的。因为像我们这样还没有进行过几次采访实践的人就要去采访一个在媒体圈子如鱼得水了几十年的人,就像是要在关公面前耍大刀一样。所以我们迫切地在网上查了所有与她相关的资料、去看她所制作的电视节目、去看她写的书,甚至连以往很多记者对她的采访都依依拜读,就是为了能更了解她,能够在她的面前不显得那么拙劣。

“震撼”,这是我们采访完李蕾老师后最直接的感受,她的经历是在太丰富了,从西大毕业之后,她就进入了电视台,成为了主持人;之后作为特殊人才引进进入,开始了节目总负责的人生涯,期间还与易中天在央视进行了系列节目的录制,到了自媒体兴起的时代,她又立刻投入了自媒体的怀抱,也是成绩斐然。

“如故”,这是我们和她交流起她大学时的生活的感受。因为专业类似,我们似乎能找到很多在学校的共同点:共同的老师,熟悉的礼堂表演,难以忘记的树荫遍地。

“改变”,这是在与她交流后我们的收获。她改变了我们对于媒介的看法, 对于新闻学这一门学科的认识,改变了我们看待事物的眼光,改变了我们对于他人看法的理解。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她是个性的李蕾。

新闻从来都不是一个专业

李蕾告诉我们在她特别小的时候她的小学老师问她:‘你的理想是什么?’她回答说:‘我要当记者。’她的老师又问:‘你觉得记者是干什么的?’她问答说:‘记者就是带着一个照相机,满世界到处跑,哪里有好玩的事情、重要的事情我都会在现场,用我的相机去定格,用我的文字去书写。’这是她所喜欢的工作,但是她的老师却给她了当头一棒:‘理想不等于幻想,你还是换一个理想吧,比如当一个医生或者老师。’”但是这样“劝诫”并没扼杀掉李蕾年少时就有的记者梦。

时代发展的局限限制了人们对职业的认识,但并没有阻挡李蕾对传媒行业的向往与热情。擅长作文的李蕾在高考结束后来到了西北大学读中文。李蕾回忆说:“当时全班几乎所有人都想去报社、杂志社工作,希望因一支笔而天下皆知。班上成绩好的同学去报社,有文艺情怀的声音好的人会去电台,然后才是电视台。”站在媒体行业转型的路口,李蕾坚定地选择了将电视传播作为自己的工作方向,这是她人生中重要的节点,也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当然在这其中,西北大学的老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蕾告诉我们,“学生时段就是要不断尝试,不断地去犯错误,最大程度地尝试自己、了解自己,所以要尽最大可能去做各种各样的事业。而西大总是能在有限的范围内给予学生最大程度的包容”正是这样的自由与宽容让李蕾在大学四年间能够利用一切时间选择自己的兴趣点充分尝试。而老师更是帮助学生在自己的兴趣点上不断深挖。

“第一次去西安电视台实习、去陕西电视台客串嘉宾和主持人以及后来担任《开坛》节目的主持人都是韩隽老师推荐的,韩老师就是我的伯乐”。导师的教导让李蕾的意识具有足够的前瞻性,而大学期间在陕西电视台实习的经历更是深刻影响了她之后的人生选择,也是那个时候她开始对记者这个行业有了初步的认识——记者就像给普通人穿上了一双高跟鞋,穿上这双鞋子之后,你看待世界的角度和高度都不一样了——这是李蕾对记者的在实践中的新解读。

经过多年在电台的打拼和闯荡,李蕾用自己的经验告诉了我们“新闻,从来都不是一个专业”,当问及李蕾新闻学专业学生应当注意什么的时候,她这样说道“千万别认为新闻是一个专业,新闻是一个动词,说新闻是专业则是对它对大的误会。”我们都知道,所谓的新闻,是一个稍纵即逝的东西,它的进步速度极快。所以李蕾这样定义新闻:“所有的新闻背后其实都是人和人性,人和人性才是专业。新闻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人性”她举例默多克曾说让新闻的阅读量翻一倍的例子,即让报纸封面女孩的裙子短一寸;而翻一百倍,那就是让报纸去报道战争,那些触动人心,勾起人情绪的东西。“所以新闻到底是什么,它包含的学科是非常辽阔的。默多克成为新闻帝国的统治者,绝不是因为他用新闻定义新闻,而是因为他用人性定义新闻,拿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定义新闻。”她告诫学新闻的同学,一定要去选修一个别的真正的技能,这才是最重要的。

北有柴静,南有李蕾

大学时丰富的实践经历和自身的刻苦努力锻炼了李蕾的综合能力,也让她坚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为她之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毕业后,李蕾进入陕西电视台担任《开坛》节目主持人,“利用一些资源讨论一些比较深的议题”。20133月,李蕾与易中天一起主持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的《1起聊聊》节目。“上场前只有提纲,具体的内容都是需要现场即兴发挥的”,节目难度的增加不仅为李蕾的工作增添了许多挑战性,也提供了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作为“特殊人才”引进到上海电视台,李蕾迎来了一档几乎为她“量身定制”的节目——《风言锋语》。“之前的纪录片频道是没有谈话类节目的,我在主持人、策划人的角色上增加了制片人的角色,这也就意味着财务、人事、选题、团队等于节目有关的所有事情,包括每一个选题的选择、每一天播出之后节目的收视率和市场美誉度,都是要我全面负责的。而且当时这个节目是一个日播节目,我们全组七个女孩,有人戏称我们是盘丝洞。这样一想确实像是盘丝洞,我们得自己织网,自己吐丝,自己捕食,全都自己干。”超负荷工作强度和任务压力没有让李蕾选择放弃,相反还更加坚定了她对传媒的热爱,“那几年虽然很累,但是我从中收获了非常多的东西,我的能力有了一个新的飞跃,这个节目也给我之后的路奠定了更为深厚的基础和人脉。”

《风言锋语》作为一个观点性的节目,在传播想法和内容时不可避免地会引起舆论的争议,“会有人在网上对我和团队进行人身攻击,一天下来有几万条消息,都是专门为了骂你而骂你”。面对观点与部分观众认知不符的情况,李蕾显得成熟从容,“我觉得在表达观点的时候需要注意两点:第一你要诚实,你说的的确是你想的,虽然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但是你的观点一定得是自己的想法;第二就是要对你的观点负责任,只要做到了这两点就行了。人是会犯错,但是问题就是如何来对待这个错误。要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之后也要不断地学习和补充。”

内容手艺人”是李蕾对自己的定义,然而个人的能力需要平台的衬托。一次年终的私人聚会,科学松鼠会创始人姬十三开玩笑称“李蕾和柴静气质比较像”后来就有人传出了“北有柴静,南有李蕾”这样一句话,这也成为之后公众对她的印象。不过李蕾终究还是李蕾,有着强烈个性的她和柴静不同。柴静在央视一套最强盛的时候被人们熟知,在平台的光环下完成了自己一个又一个的梦想。而李蕾则没有这么幸运,电视节目相对落寞的年代,即便是在央视做过节目的李蕾也没有像那时的柴静一般风生水起,于是她开始不断地尝试新的平台,追逐时代的脚步,她也利用着平台完成了很多梦想并且最大程度地成全了自己,随着新媒体的兴起,李蕾从电视台走入了公众平台开始自主创业,“美的专业主义”成了如今她的代名词。这也正是时代的改变和平台的没落促使李蕾做出新的选择。

审美专业主义的倡导人

2010年李蕾身上的媒体人自觉告诉她这个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作为一个以提问类型节目的主持人,我像是变成了一个废人了一样,我费时费心做出来的节目竟然每个月都在写检查。我身为一名记者,不能独立思考,不能说自己想说的话,不能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任的话,这不是我的初衷也不是我想成为的样子。”

20163月李蕾辞职,投身新媒体行业,利用“美的专业主义”公众号平台制作视频节目。

“一个有着众多人关注的公众大号一点都不比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差。我就是一个手艺人,所以我会因为传播的方式的变化而顺时而动,不是我下决心去新媒体,而是我作为一个做内容的手艺人在哪里能活下去,在哪里能活的最好,我就去哪里。”李蕾直言。

“审美”是李蕾创业公司的核心理念,这也很符合李蕾的形象,一个爱美的知性女性。她认为社会的审美急需调整,在中国社会中,人们对于审美是混乱的,“审美能力”的缺失是社会中最高层次的缺陷。“这个社会是复杂的,人与人之间是不同,这个不同之间也分高级的部分和低级的部分,到最后人与人的差别就是判断力的不同,审美就是判断力”。在“美的专业主义”公众平台上,李蕾及她的团队利用视频节目的形式将他们所认同的美学判断提供给观众,“我只做两件事,第一件是价值观,第二是知识点。”

“职业其实是根据人的需求互换出来的,如今职业越来越多说明现在人的需求越来越丰富了,这是好事”,身为一个公司组织者,李蕾很喜欢现在的工作环境,“我们是一个创业公司,不大但很舒适,大家坐在一个屋子里面,面对问题所有人都参与讨论,都为这个解决这个问题出谋划策。”自由是新媒体带给李蕾最大的感受,“这是目前为止最自由的平台,我可以自由地说话,也可以为我说的话负责,我觉得这是最好的事情了。”

创业让李蕾对于“工匠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从前的她愿意尝试一切新鲜的事物,“这个东西让点着脚尖去做我很愿意,但是你让我每天重复自己一万遍我很难”,新媒体新领域的挑战让李蕾不得不直面自己的不足,“工匠精神中的‘匠’就是职业精神,十年只做一件事情,将它做到极致。创业带给我的恰好就是这方面的训练,你必须为你的所有事情负责,每天可能不断地重复一件事情直到成熟,这对我来说很残酷,我每天都觉得自己在做自己极不擅长又很难接受的东西,但是也竟然撑下来了。”

“一个到处乱跑的人”是李蕾对自己的评价,不断尝试的勇气和永葆热情的理念是催促她的一直前行的动力,不安分、不妥协的人生态度是她工作学习经历的凝练表达。2014年李蕾出版了自己的半自传长篇小说《藏地情人》,在书中借男女主人公的故事深度探讨了自己关于“爱情”、“生死”等人生问题的看法,引起广泛关注。同时书中启迪人心的一句话:“我懂得死亡并不是人生最终的结局”也昭示着李蕾对自己一生的定位,即:要有价值。

浪漫的校园旧时光

走入西北大学的李蕾有着充实的学习和课外实践生活,在西北大学的她生活并不同于大多数同学,她更多的则是外出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在社会中提高自我。这样充实的实践让李蕾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激情和活力,但同时也留下一些遗憾,“大学期间在电视台兼职,很少参加学校的活动。现在想想,作为年轻的大学生,在这样的年华里一定要荒唐,该玩、该折腾、该谈恋爱、该泡图书馆,这些都很重要,结果自己都没有做。”回想大学四年,李蕾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注重当下的决断,“每个人的青春中最值得回忆的东西一定是校园,它是一个浪漫的旧时光,很单纯,很温情。不过,虽然年轻很美妙,可我不愿回到从前的心智了,我更热爱现在的自己。”李蕾说完笑了笑,眼里满是成熟的自信。

李蕾也结合自身的学习实践经历向母校的同学提出了几点建议,“想学习有各种办法,每个人都可能是你的老师。人的一辈子都在大学里是毕业不了的,我认为最重要的学习是在步入社会以后。”谈及对于西北大学校训“公诚勤朴”理解,李蕾说道:“以前觉得‘勤’很重要,因为大家天赋都相差不多,所以只有努力是最可靠的”,这个理念也一直支持着她面对人生的新挑战、新抉择不断思考、不断学习。然而,经过多年的工作学习李蕾也对校训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现在我非常重视‘诚’,‘诚’是一切出发的原点,它让人心里更踏实。我现在慢慢学会示弱,不说谎、不吹牛了。”

“校园就是一个很浪漫的旧时光”,西北大学是李蕾青春中值得回味的记忆,这里有她的伯乐老师,有她青春无悔的四年成长。正如她在自己的简介中所写的“无数次想要逃离,又心安理得地回来”,这份心底的归属感与安全感或许就是李蕾对母校和故乡最真诚、最坦荡的怀念。

我们交谈了很久,当要离开的时候,才认真的观察了如今她自己创业时所在办公室。与其说是办公室,不如说是她们小团队惬意的小家。在这里可以谈笑风生,碰撞思维,没有以往想象的那种相互隔绝,等级分明的单个房间,而是大家坐在一起,喝一杯茶,吃几块零食,不断在讨论中进行策划方案。笑声和讨论声夹杂。而就是这里,我们遇见了那个让我们感到震撼、一见如故、改变观念的李蕾。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友工作 > 校友专访 > 正文